糖尿病视网膜病变
发布时间:
来源:
我国现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,而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中,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24.7%~37.5%,患者人数已达3000多万,且随着糖尿病病程越长,患病率越高,病情也越重。一般而言,到了晚期,糖网患者将几近失明,且无法挽回已丧失的视力,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,而且有逐渐年轻化发展趋势。但令人担忧的是,仍然有许多患者不清楚严重性,以至于耽误了治疗。
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?
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( diabetic retinopathy , DR )简称“糖网”,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眼底疾病,是世界卫生组织( WHO )公布的三大致盲重点眼科疾病之一。
糖尿病会累及全身所有血管,造成病变。在早期阶段,高血糖会阻塞视网膜内的微小血管,引起渗漏或出血,之后视网膜会代偿性地产生异常的新生血管,而这些新生血管会更容易发生渗漏或出血,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,甚至失明。
事实上,所有类型的糖尿病都可以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,包括1型糖尿病、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(妊娠期出现的糖尿病),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加,其发病率逐年增加:
5年病程的患者发病率:约40.2%,
5-10年病程的患者发病率:约63.1%
20年以上病程的患者发病率:接近100%。
通常情况下,医生会通过散瞳检查眼底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。这项检查非常简单,而且无痛。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,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,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疾病对视网膜的损组免失明。